About life, technology and reading.
看到Android 16在弄安全相关的API,但在国内因为没有Play Store,App不积极升级API Android也没办法,Android能管的范围很少。

Android无法控制很多App的权限,例如读取SIM卡,TikTok限制大陆用户的条件之一就是读取手机SIM卡,如果是+86就直接不给访问,而iOS已经禁止App读取手机SIM卡信息了,所以TikTok去年在iOS上手机即使是插着+86的SIM卡也能正常使用。(部分国内App依旧能读取是因为通过运营商流量数据,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而需要注意的点是,Target 30之前的App可以访问系统根目录,并在那拉屎,如果在安装App时Target是低于30的,即使后续App升级到高版本Target API依旧会保留低版本的存储访问权限。只有将那个App卸载重装为高于30 Target API的版本才能限制App访问,防止在根目录拉屎。

#Post
停表错觉

其实就是“时滞错觉”(Chronostasis)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你眼睛突然扫视(也就是完成一次快速的眼球运动后)注视上某个目标(例如钟表的秒针),你会觉得那个目标在你注视的第一瞬间似乎“停滞”了,好像时间延长了。这种现象在看钟表时特别明显——你可能觉得秒针“冻结”了好一会儿,然后突然开始转动。

原理
1. 扫视与视觉预期
当眼睛在扫视时(也叫“扫视运动”或“saccade”),大脑暂时中断了对环境的详细信息采集,以便迅速转移焦点。当扫视结束后,视网膜会捕捉到新的视觉信息,但由于大脑之前“缺席”的那段时间,便会自动“填补”这段空白,使得你觉得刚刚注视到的瞬间比实际更长一些。换句话说,大脑把这段短暂的“盲区”时间向过去延伸,从而产生了停表错觉。
2. 大脑的时间修正机制
视觉系统在扫视前就已经预判下一个目标,眼睛刚落定时,大脑会“补偿”那个因眼动造成的感知空缺,使得新到达的信息显得比实际存在的时间更长。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觉秒针在一瞬间停住了,给人一种“足够时间”来判断它是否坏了或没电。
3. 跨感官的现象
不仅仅是视觉会出现这种错觉,听觉和触觉也有类似的体验。例如,在打电话时,当你把电话从一只耳朵换到另一只耳朵时,也会觉得铃声的持续时间比实际长。这说明停表错觉是大脑处理瞬间信息时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错觉不仅让人觉得时间“变慢”或“冻结”,更反映出大脑在整合瞬时信息时的复杂机制。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揭示大脑如何在各种感官输入之间快速平衡,以及这种补偿机制在其他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对我们来说,这种现象提醒了我们:即使看似稳定的时间,也可能只是大脑自我“修正”的结果。

#Post
合法上瘾物质,烟酒茶咖,云南有其中三个产业。

#Post
最近过于想念辣,导致这几天每餐吃的都是带辣的饭菜,今天中午更甚,选择了特辣,一下午肚子都像在燃烧🔥,“痛“并快乐着。

#Post
有些话即使自己明白,但实际从别人嘴里听到效果是不一样的。

#Post
初一那年的一个雨夜,我在家补周末作业。四周很静,能听见雨点打在窗台的声音。顺手点开网易云每日推荐,第一首就是方大同的《三人游》。前奏响起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R&B的律动能像雨水渗进土壤一样。后来听了许多R&B,但总记得那个被雨水和R&B浸泡的周日晚上。

#Post
一楼咖啡馆,二楼自己住,有点太舒服了。

📍京都

#Post
看到一些汽车博主开始评测手机,给我的感觉就像村口大爷给你分析俄乌形式。

#Post
看了极客湾 iPhone 16e 的评测,看来 C1 的能耗表现确实还不错,之后推广开应该可以进一步优化续航。

https://youtu.be/bRjsMasGzKA

P.S. 图片转自Twitter,蛮扎心的🤣

#Post
想起曾经学校被迫断网过一周,只有宿舍外才有网,那一周确实很快乐。

#Post
不加贴片广告的情况下利润全面转正,这两年 B 站的商业化也是上道了。

2月20日|哔哩哔哩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77.3亿元,上年同期营收63.5亿元,市场预期营收76.39亿元;Q4净盈利0.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96亿元;Q4经调整后每股收益1.08元,市场预估0.97元。2024年全年营收268.3亿元,同比增长19%,这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广告和手机游戏业务,这两项业务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和40%。

#Post
最后生还者 2 定档4 月 13 日!

#Post
上一次企业座谈会是 2018 年,有人把这两次座谈会的信息做了对比。

#Post
支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Post
一直没感受到大家说的公众号「头条化」,直到我今天翻设置的时候看到了个性化这个选项我是关闭的,打开之后,没眼看...RSS如果能订阅公众号文章就好了。

P.S. 微信读书看公众号还是不太舒服。

#Post
DeepSeek爆火对DeepSeek本身的发展并不是好事。看最近这段时间的新闻有感。

#Post
 
 
Back to Top